褐鷹鴞...這隻暗夜猛禽,傳聞很久....一直以來,都傳說褐鷹鴞是冬候鳥,溪頭、大坑一直都有記錄,當時大學時代是相當嚮往的,
可是當時連領角鴞都沒看過,更何況去肖想這個稀有種~
第一次真實的邂逅,是在2007溪頭生態探索營之時,當時很黑....很冷....很茫....
很茫....是因為霧氣很重,濕濕冷冷,那一晚至少3-4隻領角鴞低飛、停棲,
褐鷹鴞...這隻暗夜猛禽,傳聞很久....一直以來,都傳說褐鷹鴞是冬候鳥,溪頭、大坑一直都有記錄,當時大學時代是相當嚮往的,
可是當時連領角鴞都沒看過,更何況去肖想這個稀有種~
第一次真實的邂逅,是在2007溪頭生態探索營之時,當時很黑....很冷....很茫....
很茫....是因為霧氣很重,濕濕冷冷,那一晚至少3-4隻領角鴞低飛、停棲,
這一天,頂著烈日前往鰲鼓農場,此處位於嘉義,鰲鼓農場又俗稱鰲鼓濕地,是台糖公司在民國五十年初開始規劃,築堤圍成一千餘公頃的海埔新生地,這塊面積遼闊的濕地,包括沙洲地、廢耕地、魚塭以及木麻黃林等等,因地形多變,吸引大批的候鳥、水鳥來這兒生活。根據估計,這兒的鳥類應該有二百多種以上,植物一百種以上,貝類三十種以上,因此受到保育界人士的重視(摘自東石鄉公所網頁資料)。一直以來,也是賞鳥人士的聖地,學生時代至今,一直很喜歡這裡,在木麻黃夾道的小路總會出現驚奇,曾在此看過多隻紅隼捕獵老鼠,看到灰胸秧雞漫步,看到東方白鸛慵懶飛過,黑鸛站立在泥地上迎風瀟灑,無視於人的澤鵟、魚鷹巡弋他們的領地....每次都有不一樣的感受,但畢竟此地有些路程,造訪次數實在不多,雖然我們挑的時間不太對,但鰲鼓仍給我們一個珍貴的禮物--「佛法僧」。
(鰲鼓南堤濕地)
在我們巡田水將近一小時時間,沒有什麼收穫,快放棄之時,突然在路邊電線桿上竟出現了不太熟悉的黑色剪影,跟大卷尾的氣質不太一樣(其實五分鐘前還在想也許看到的大卷尾不是大卷尾...可能是別的吧,逸賢說著是否會出現其他卷尾,而我腦中想的是粗嘴巴的佛法僧...),沒想到念力真的是有效,真的是「佛法僧」,過境期他並非稀客,對我而言卻是第一次見到,一次還出現兩隻,瘋狂的按下快門,管他手上只是200mm,跟逸賢的400mm就是少了一半,記錄下這珍貴的鏡頭,也跟大家分享!